高原古城闹社火:击鼓奏乐,且耍且歌******
中新网西宁1月31日电 题:高原古城闹社火:击鼓奏乐,且耍且歌
作者潘雨洁
来到中国4年多,土库曼斯坦留学生王东第一次觉得春节如此“刺激好玩儿”:在两个师傅搀扶下,他颤颤巍巍站上70厘米的高跷,小心翼翼地向前迈步。“站在上面(高跷)身体很难保持平衡,但感觉非常有意思。”他说。
一旁,18岁的韩启旺脸涂油彩,正麻利地将双脚用红绸绑在2.8米的高跷上。“凌晨两点就起床化妆,”他说。虽同样是“首秀”,他却选了最高的木跷,从小生活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总南村的他信心十足:“社火年年耍,不用专门学。”
图为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的高跷表演。 马铭言 摄“他的扮相是‘杨五郎’,”村民介绍:“今天表演的是《杨门虎将》金沙滩赴宴片段。”据了解,当地高跷队扮演的角色众多,既有孙悟空、白素贞等妇孺皆知的民间形象,亦有一身正气的包拯、保家卫国的杨家将、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等英雄人物。
连日来,青海省东部多市县正组织大型社火表演。社火源于民间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最早自汉代传入青海,及至明清时期,随大规模汉人迁移,在该省东部的黄河上游河湟地区,“正月里闹社火”的规模愈发壮大,至今仍是重要年俗之一。
图为留学生王东体验社火表演。 马铭言 摄正午时分击鼓奏乐,西宁市城中区总寨镇的村民们围拢起来,“龙头老大”带领十人统一踩着鼓点,长龙上下翻腾,或仰头直上,或蜷头曲尾。紧接着,耍狮子、踩高跷、老秧歌、藏舞等表演陆续登场,引得观众连连叫好。村墙、台阶上人头攒动,挤在最前面的孩子手里拿着冰糖葫芦和热气腾腾的卤煮,附近临时支起的小吃摊前也排起队。
“过去,村民们跳秧歌时没有现在的绫罗绸缎,就把自己干活时穿的羊皮短袄翻穿,戴着毡帽、拿着小棍敲敲打打。”总南村村民韩国琦已年过花甲,但儿时赶社火的热闹情形依然记忆犹新。
“老人们喜欢的耍狮子、高跷、旱船等,都是来自南方、中原的传统表演,村里的年轻姑娘们则喜欢穿着鲜艳的藏服跳藏舞。”在韩国琦看来,河湟社火在历史演变中,不断融合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
14岁的韩晓兰从小喜欢耍枪弄剑,今天,她第一次将练习了三年的招式表演给台下的长辈和同学。
“这些年,村里的社火不仅观看人数多,而且家家户户都会参与,演员年龄小至五六岁,大至七十多岁。”在韩国琦看来,村民们对古老传统的热情有增无减,反而更加受到年轻群体的欢迎。
据悉,当地社火一般在正月初六到初八间拉开帷幕,期间,由几百位村民自发组成的社火队,在大街小巷环绕游走,挨家挨户访问民众、送上祝福;同时组织集中表演,白天夜晚击鼓起舞,且耍且歌,直到正月十六晚结束。(完)
青春献给中国航天|90后“北京明白”高健:口令背后是压力和责任****** “我是北京”、“北京明白” 对于28岁的高健来说 重复了成千上万次的“简单”的口令 并不“简单” 他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北京总调度 调度工作,每一句口令的重要性 与简单与否、时段的关键与否都没有关系 不管任何时候、任何任务 都以最高标准、最佳状态 面对全区各号,面对任务 对于高健来说 调度工作所下达的每一句口令 都离不开前辈们的支持 离不开长城、天河、曙光、华山、天路等各个点号 正因为有各方支持 才能让“北京明白”这一句句调度 自信沉稳 才能保证任务圆满成功 出品人 杨 谷 总监制 宋乐永 总策划 战 钊 宋雅娟 编导组 宋雅娟 蔡琳 金赫 张佳兴 肖春芳 武玥彤 记者 章文 本期编导 武玥彤 蔡琳 宋雅娟 制作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特别鸣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5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706所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中国宇航学会 光明网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